企业物流如何转型成物流企业?
企业物流转型物流企业这个话题在近些年来不断被提及,如何成功地脱离“母体”,成为一家市场化的物流企业是每个企业物流设立的初衷。
过去,在企业内部物流是成本中心,正如好运吉通供应链相关负责人所说的:“企业的老板和合伙人,往往聊的是顶层设计、战略、资本,企业的高管聊的是品牌、运营、加盟、渠道;而物流谁聊呢,是高管下面的部门主管聊,物流是他们的一个功能需求。
企业物流走向物流企业后,开始搭平台、建生态,考虑的是如何放大自有物流网络的价值,因此观念也要经历一个从成本概念,向平台概念转型的过程。
业内有人用一种形象的表述来描述这种变化:“过去,大家是单纯的甲乙方的关系,就像是红绿灯,用的是考核制的管理,现在变成导航的关系,目的是实现多方共赢。”
基于这种逻辑,越来越多的企业物流开始意识到,要从招标压价的恶性循环中走出来,发挥平台组织方的主动性,通过网络的协同来探索提效降本的可能。
物流资深人举例说道:“搭平台、建生态,讲究的是链接,我们要寻找整体最优的方案。比如,随着我们引入第三方业务,干线运输上,我们要帮专线、车队把过去的单边线路升级为往返线路、钟摆物流、逆向物流,仓储、城配网络则基于快消品淡旺季进行匹配,以大大提高资产利用效率,降低成本。”
第一,多套系统,功能重叠。原来三个大的部门有三个仓储系统、三个运输系统,这就造成难以标准化、改进成本高、仓储资源和运力资源难以整合利用等问题。
第二,原有系统基础架构的问题。这些系统均有一定的历史,其设计是多为针对3C制造业的特定业务场景,比较少考虑到一些灵活和变通的问题。当准时达从一个部门转变为一个企业,承接外边多种行业业务时,面对不同客户需求,要求我们的系统也必须是灵活的,并且具有更广泛的行业适应性的。
第三,行业最佳实践的问题。其实准时达原有的系统水平也是非常高的,其中有非常多的富士康内部的最佳实践,设计精巧,效率很高,所以我非常尊重我的前人。但同时我也看到,物流行业一些通用的行业最佳实践,在原有旧的系统中,相对缺乏,或者说应用不深。如何把富士康的最佳实践和物流行业最佳实践充分融合,是一个重要课题。
第四,财务业务一体化的问题。原来我们只是集团内部的物流采购和管理部门,只需计算对服务商的付款即可,具体的财务结算是在各制造单位的ERP系统中完成。当我们变成一个企业时,不但要有付款,还要有对客户的收款。客户普遍希望用自己原有的熟悉的方法计费,要求我们系统的计费规则必须灵活;并且物流结算系统需要与财务系统打通,才能保证准确高效。
信息来源:网络 编辑发布时间: 2022/02/23 此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好运吉通供应链
相关文章
物流新闻
- 新春开局物流数据向好,折射经济平稳开局暖意浓,智慧物流发展迅猛,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
- 铁路客货运量创历史新高,青岛市交通运输局创新“四送”服务,助力高速公路建设提质,中国物
- 国家邮政局力推创新驱动,无人机、无人车加速布局物流领域,深圳推进功能型无人车监管平台
- Stellantis推出“免手操作、免眼观察”自动驾驶功能,陕西省西咸新区公示首批智能网联道路测试
- 物流业降本增效成效显著,2025年目标直指3000亿成本削减,智慧物流引领行业变革,网络货运平
- 交通运输部新规出炉:公共信用信息标准化管理,国家邮政局七项民生实事:快递服务再升级
- 全国快递业务收入9个月超万亿元,上海货物进出口75年间增长超5000倍,京东重资加码香港布局,丰
- 56家出版社联合抵制京东618,天猫国际换帅,花湖机场集聚货源与中通圆通洽谈合作,华为与江淮合